六月蝉鸣又起,青衿之志可期。即将离开校园的2022届毕业生,陆续迎来了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毕业典礼。迈入社会,人生旅程如何开启?山长水远,面对挑战如何战胜?徘徊歧路,怎样才能忠于初心?不负青春,如何担当国之大任?星空之下,山海之间,向光而行,奔赴远征。离别之际,来自校长的“最后一课”为学子们送上了“行路锦囊”。带着这份守望与祝福,勇敢奔赴山海吧!相信所有毕业生,纵使前路漫漫,路远迢迢,亦能一帆风顺,一往无前。
6月10日上午,天津大学举行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数千名毕业生通过现场观礼和观看直播的方式“千里共云端”,一同见证分享学业有成的喜悦,告别母校奔赴远方。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作了题为《走好脚下的成才之路》的毕业讲话。
金东寒深情寄语毕业生,走到任何时候,去往任何地方,都能够饮水思源、懂得回报,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严峻考验面前无所畏惧,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时代浪潮里,要有卷起巨浪的勇气,更要有甘于平凡、勇于奉献的坚守,做一朵普通却坚持奔涌的小浪花,也可以收获无悔的青春!
金东寒勉励大家,成才之路不一定会创造人生奇迹,但一定要有奋发向上的轨迹;成才之路不一定非要跑得最快,但一定需要屡败屡战的韧性;成才之路不一定拥有鲜花掌声,但应有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无论你们走得多远,母校都会一直牵挂你们;无论你们走得精彩或平凡,母校都会一直支持你们!愿你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金东寒说。
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校方供图
以下为金东寒校长题为《走好脚下的成才之路》的毕业讲话节选——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疫情阻挡不了毕业季如约而至的脚步,这几天,校园里随处可见身着学位服拍照留念的身影,我们知道又有一批学子要从天大出发、踏上新的人生旅程。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今天的毕业典礼形式变了,但是我们对同学们的深情祝福永远不会变。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和关心支持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一周,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这是一个收获幸福、种下希望的美好时节。正如今天的你们,在校园里付出了勤奋和努力,收获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收获了受用一生的学识能力,收获了相知相伴的同窗友谊。又如今天的你们,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上,种下实现自我理想的希望,种下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希望,种下增进人类福祉的希望。相信你们在未来的路上,都会不忘播种,勤于耕耘;播种希望,收获梦想。
回望百年,你们的天大学长们始终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如今,接力棒交到你们手里。你们生逢盛世,在校期间迎来了建党百年的辉煌时刻,见证了我国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目睹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你们使命在肩,熠熠生辉的中国梦,正指引着你们怀揣梦想、阔步前行。
同学们,你们完全能够在新时代走好脚下的成才之路。在你们中间,材料学院的董哲同学,与其他退役大学生战友写下《抗疫请战书》,按下鲜红的手印,许下守护平安校园的誓言,毕业后他将前往清华大学延续新的求学之梦;精仪学院的万艳同学,既研制成功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又创作完成近万字科幻小说,毕业后她将前往甘肃宕昌支教,相信她一定会成为孩子眼中的“全能老师”;刚刚发言的化工学院叶展鹏同学,参与研发全球首款性能优异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毕业后他将远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他说,要带着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干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学们,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传承的天大品格,你们无愧为新时代的天大人,学校为你们感到骄傲!
同学们,我一直认为,人生最浪漫的事莫过于:祖国召唤时,我们正青春。在临别之际,我想再叮嘱几句,愿你们走得更稳、更远、更无悔。
希望你们不忘来路。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
不忘来路,应筑牢理想信念,积蓄前进动力。同学们,天大人如何做到不忘来路?在我们光荣的校史中就能找到答案,那就是牢记“兴学强国”的使命。我们今天努力学习知识、练就本领、锤炼品格,为的是明天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
不忘来路,还应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你们每个人拿到的母校专属毕业证书,都承载着党的期望、民族重托,也包含着学校期许、家人期待。老师们像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为的是照亮你们,让你们成为栋梁之才。希望你们走到任何时候,去往任何地方,都能够饮水思源、懂得回报,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严峻考验面前无所畏惧,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
希望你们坚定去路。你们进入社会难免会受到多元文化、各种观念的冲击,也可能会遭遇名利诱惑、情感纠葛,还可能面临工作挫折、生活压力,或许你们会踌躇、会彷徨。
此时此刻,我想与你们一起向刚刚离开我们的老学长——余国琮院士致敬,让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坚守价值追求。1950年,面对新中国建设的需要,留学在外的余先生说:“我的祖国需要我,我不能推脱这个责任”,毅然回到了祖国。面对国外技术的重重封锁,余先生始终牢记周恩来总理“一定要争一口气”的重托,日复一日坚守在科研前线,研发成功浓缩重水的“两塔法”技术,为新中国核技术起步和“两弹一星”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巨大的荣誉,余先生不务虚名、潜心育人,85岁仍坚持给本科生上课,90岁还指导博士生科研,百岁仍伏案工作总结科研经验。
同学们,余先生虽然离开了,但他一生坚守爱国奉献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未来路上,坚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登上胜利高峰的时候,要坚守清醒;踏入挫折低谷的时候,要坚守自信;而最可贵的,是对平凡的坚守。当看到同伴取得成功的时候,要善于为他人喝彩、送上热烈的掌声。任何时候,都不要着急,要专心致志、埋头苦干,不凡的高光时刻恰恰出自平凡的日积月累。希望你们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时代浪潮里,要有卷起巨浪的勇气,更要有甘于平凡、勇于奉献的坚守,做一朵普通却坚持奔涌的小浪花,也可以收获无悔的青春!
希望你们勇闯新路。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矢志创新”是天大人不懈的追求。研发国际先进的制冰技术,为北京冬奥场馆铺就“最美、最快”的冰;设计再造火星表面,助力“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自主研发“妙手”微创手术机器人,实现了我国在远程手术领域的世界领跑……我们用一张张亮眼的科技创新成绩单,让拥有近127年悠久历史的天大不断迸发出新的创新活力。
你们更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一代,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天津大学智慧校园海陆空智能无人系统安全巡查平台”,就是你们这届毕业生们用创新实践送给天大的毕业礼物。你们以建设智慧校园为出发点,构建了由无人机、无人船、无人车组成的海陆空协同无人探测与追踪平台,为北洋园校区的安全巡检保驾护航。
同学们,创新是一种思维、一种勇气、一种方法,道路平坦的时候要勇于用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上下求索、朝夕不倦,朝着梦想笃定前行;道路泥泞的时候要善于用创新的方法攻克难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惧风雪一往无前!
同学们,成才之路不一定会创造人生奇迹,但一定要有奋发向上的轨迹;成才之路不一定非要跑得最快,但一定需要屡败屡战的韧性;成才之路不一定拥有鲜花掌声,但应有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只要你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走好这条成才之路。
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典礼虽然没有以往的盛大,但是,你们依然可以通过创新让它更有仪式感。在典礼结束后,你们可以用各种方式,向陪伴你的同学说一句:毕业快乐!向培养你的家人、老师说一句:谢谢您!向支持你的朋友、知己说一句:一起走!而我要代表天大对你们说:无论你们走得多远,母校都会一直牵挂你们;无论你们走得精彩或平凡,母校都会一直支持你们!愿你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谢谢大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