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间活动的最大半径:教室外的过道”,“比体育老师更‘卑微’的,是没有课间10分钟的孩子”,“孩子在教室里一坐一整天,见不到阳光”……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家长们呼吁: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让他们能出教学楼玩耍。
课间10分钟,本是学生最为快乐的时光,可以和同学自由聊天,可以跑到操场上撒欢,可以狂笑几声……但现在是不太可能有的。学生只被允许做安静的事,当然,更多的学生则在埋头做作业。还有的学校,课间10分钟已经名存实亡了,上一节课的老师要拖堂,下一节课的老师则会提前进教室,实现了“无缝接轨”。
学校为何死控课间10分钟?在学校的管理者看来,课间10分钟是最容易出安全事故的时间。一方面为防止意外发生,另一方面为营造安全可控的校内环境,学校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维护校内安全,甚至学生上下楼梯、上学放学、食堂取餐等,都安排老师沿途“呵护”,校内游乐设施严禁学生私自玩耍。
有的学校则由少先队大队部干部组建值日团队,课间对每个班级进行评比,该评比与每个月的文明班级评选结合,一旦发现某班学生追逐打闹,大队部会给该班级扣分,就等于是损害了班集体的荣誉。孩子们被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便自觉地不再嬉戏打闹。
现在的学校规模一般都较大,学生人数较多,课间休息管理的确是个问题。严格限制课间活动范围、活动强度,的确可以大大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因为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会变得焦头烂额,要耗去很多时间和精力,学生的家人会到学校大闹。可将学生禁锢在教室中,却是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少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动静结合,课间得到很好的休息,学习效率会提高;课间得不到休息,视力会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更易近视。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逼近60%。眼科专家普遍认为,防治近视,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学生每天至少有两小时户外运动。
课间10分钟,能否让学生“野”出教室外?首先,老师要改变管理理念,不能觉得学生有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就可以省略掉课间10分钟。其次,要重视学生课间10分钟的休息,要充分利用好。再次,要消除学校的安全后顾之忧。
我国北京、上海、湖北等多地出台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从法律层面对事故各方责任进行了严格界定,为校方管理松了绑,这值得借鉴和运用。最后,需要将课间休息的安全管理落实到位,杜绝因为责任不到位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课间让学生“野”一点,天塌不下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