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的召开,规划部署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开启了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进程中,强化各级教师的“双核要素”、 强化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学科能力是适应信息社会、在线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推广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创新。
信息素养是所有教师的必备核心素养
信息社会的显著特征是信息科技成为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新冠疫情防控催生了社会的在线新模式,切实改变了人们的交往、学习、生活和生存方式。信息科技也为教育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催化剂和空间,信息科技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教师角色,信息素养成为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与学科能力组成双翼。
各级教师的“双核要素”,有助于他们思想、理念和身体同步跨入新时代;有助于教育模式由“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型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模式;有助于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促进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提升人才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我国教育创新的几个关键指标。
信息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全民具备信息素养,尤其要关注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教育,信息素养与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学校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学生的信息科技课程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抓手,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
教师信息素养的四个维度
教师信息素养的第一个维度是信息意识。信息意识要求教师具备内化的信息敏感性、具备主动寻获和利用积极的、真实的、准确的、实际的、合理的、有价值的信息的动机和能力。他们能够通过信息科技手段收集,整理、分析、分类和使用数字数据,科学的理解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关系,在协同学习和工作中,提供和分享真实、科学、有效的信息。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普及,老师和同学都身处信息来源复杂、信息量过载的环境,教师主动筛选和过滤信息的行为和表现,是引导学生信息意识养成的基础。
教师信息素养的第二个维度是计算思维。计算思维不是计算机的思维,而是人的一种思维模式,是人在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借鉴和吸收了计算机解决问题时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比如对复杂问题的分解、对问题的抽象、构造解决问题的模型、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率,并且能够将有效的方法举一反三的应用到类似的问题解决、包括跨学科领域的问题解决。数据的组织与结构、过程的迭代与优化、串并和时空的平衡、仿真和模拟等都是解决身边实际问题时计算思维的着力点。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师和同学都不可避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和情境,教师的思维模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无形中会给学生计算思维模式的示范。
教师信息素养的第三个维度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化资源越来越丰富、数字化工具越来越广泛、数字化平台越来越多样,积极利用和科学选择合适的资源、工具和平台在各学科中都是时代性的进步,也是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创新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社交数据挖掘和情感计算可以有效补充通过作业和试卷做学生评价的传统手段,对学生的阶段式评价可以变成迭代式的跟踪式的过程性评价,获得更加精准的评价结论,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案例,也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的真实状况的反馈,做动态的调整和更新,达到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衔接。
教师信息素养的第四个维度是信息社会责任。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老师都是学生的榜样和模范,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尤其对于青少年而言,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是显著的,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教师示范对国家的热爱、对法律的敬畏、对伦理道德的尊重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信息社会责任的核心,鼓励引导学生追求科学和创造的价值观,培植造就学生合作和团队的精神,训练培育学生认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教师信息社会责任的实际展示。
教师“双核要素”中的信息素养所包含的四个维度,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四个维度之间具有强相关性和普遍的互动作用。判断一条信息的真伪、不散播虚假信息就覆盖了信息素养的多个维度。培养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人工智能的和谐共处、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的从容感、幸福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就需要完全的信息素养。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