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大雪中被父亲逼着脱下衣物跑步的“裸跑弟”曾轰动一时,其父也因被冠以“鹰爸”称呼而名声大噪。近日,父子二人再度闯入大众视野。据报道,今年已经11岁的“裸跑弟”何宜德历时两年半,取得南京大学18门课程平均70.3分的成绩,成为自考史上年龄最小的大专毕业生,“鹰爸”教育模式似乎再次取得了一次胜利。“鹰爸”也顺理成章地再次成为家庭教育的流量明星,引发媒体关注。
纵观何宜德近年来的成长历程,亮点不少。他3岁雪地裸跑、4岁独自驾驶帆船出海、5岁开飞机、6岁写自传、7岁徒步穿越罗布泊、9岁小学毕业……曾经因早产患有多种重大疾病并发症的何宜德,不仅身体获得了健康,也有了远超同龄人的生活体验。在文化课上,何宜德也通过这次自考证明了自己。要知道,为通过考试,他先后学了《消费心理学》《企业管理概论》《商务交流》等大学专业教材,为了攻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座“大山”,刚小学毕业的他跟着家教,恶补初高中数学知识。对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学习这么艰深的内容,的确不容易。不过,这种超前学习的节奏和速度,显然违背了正常的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拔苗助长的做法对孩子未来成长将产生何种影响,还很难说。这也是舆论质疑的重点所在。
单从近年来何宜德的成绩单来看,“鹰爸”教育有其独特之处。具体的教育方式暂且不论,其中最值得父母们借鉴的,应该是“鹰爸”何烈胜对儿子成长过程的高强度参与。
然而,倘若因为“裸跑弟”目前的成绩,就对这种教育方式大加推崇,亦不可取。何烈胜干企业,家底不错,支撑得起儿子上天下海的折腾,儿子自考两年半,花在请家教上的金钱也非小数目。普通家庭负担不起这样的资源投入,也承担不起培养失败的后果。更何况,网友对教育模式的评价过于简单。何宜德拿下大专文凭的消息一出来,网上一片赞扬乃至羡慕之声,称赞这是“真学霸”,与几年前恶评如潮相比,对“鹰爸”的正面评价陡然增多。11岁通过自考固然了不起,但光凭这一点就能让网友态度发生大转弯,足见“唯文凭论”的影响。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鹰爸”教育能让孩子的人格健全发展吗?这是最令人担忧之处。现在断定其教育失败或成功,为时尚早。
媒体和公众对“鹰爸”等的兴趣,隔三岔五就会被某些个例“勾”起来,这里面存在着“幸存者偏差”效应。该效应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为什么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案例都带有成功光环?因为他们“成功”了,更倾向于表达、包装,乃至将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心得变现获得经济利益,所以他们乐于成为媒体宠儿、流量担当。而那些在家庭教育里表现中规中矩的父母,并不会去谋求主动的曝光。如此一来,“成功”的案例长期积累,会使人倾向于认为这才是家庭教育的应有之道。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其成长特性,每个家庭能利用的资源也千差万别,只要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节奏和方式,只要在子女人格品行教育上尽心尽力,即便吸引不了媒体的注意和大众的眼球,也是为孩子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者系本报记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