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实践中萃取的精华,任何个体或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经验的持续积累。对教师来说,虽然学习他人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总在发生,但经验具有情境性、实践性、个体性和缄默性,要达成最优的学习和迁移效果并非易事。那么,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该如何促进经验共享、让经验增值呢?
一、教育经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教育经验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从本质上讲,教育改革就是一个不断积累、验证、运用和推广教育经验的过程。教育经验是教师个人、学校组织和课程改革三位一体、联动发展的黏合与纽带。
对教师而言,经验共享过程中要促进对实践的反思,将“我的实践”升华为“我的实践性知识”。教师通过反思,促进隐性经验显性化、零散经验系统化、具体经验一般化,在不断积淀和澄清经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对学校而言,经验共享意味着要将“我”的经验变成“我们”的经验。学校是典型的知识组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主要来自学校自身,具体来说,就是在实践中持续创造出满足发展需求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激励更多教师去探索、创造、积累和表达新的教育经验;另一方面,要让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为更多教师共享,成为学校集体的共同财富,促进学校组织知识的构建与更新。
二、经验共享的行动路径:聚焦关键问题,探索“可视化”实践策略
借鉴经验学习理论,结合学校实践,我们探索并建构了经验提炼 — 经验“采购”— 经验迁移的行动路径。其中,经验提炼是基础,经验迁移是目标,经验“采购”实现两者之间的链接。
(一)经验提炼: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经验提炼是对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深层次思维加工的过程。通过提炼实践蕴含的方法和原理,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提升经验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然而对教师而言,经验提炼并不是其所擅长的。大家习惯于叙事化表述,常常停留在讲案例、叙过程、说收获的层面,不太关注从生动的实践中提炼核心问题、建构关键方法和确立基本观点。但是,经历和成效本身不能等同于经验,经验需要揭示其内在实质,不仅陈述“是什么”,还要说明“怎么做”。
同时,经验提炼是一个非常个体化和内隐的过程,为了引导教师深入开展经验提炼,可以采用可视化策略,把经验提炼的具体过程通过流程图形式表征出来,让隐性过程显性化,使经验提炼过程有序、务实和可操作,具体包括经验聚焦、经验回顾、经验追问、经验萃取和经验表征五个步骤。通过经验聚焦锁定提炼目标,确定经验的范围和核心所在;通过经验回顾还原问题解决、经验产生的来龙去脉,为经验提炼提供基本素材;经验追问和经验萃取是经验提炼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步骤,边追问边萃取,直逼经验核心,分析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联,运用理性思维不断加深对经验的理解,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揭示规律,凸显其中的智慧要素;最后,经验表征是经验外显的过程,立足基本要素,进行文本撰写,也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更直观、更形象的表达,如数字故事、微视频等。
(二)经验“采购”:评估之后的智慧分享
经验“采购”旨在打破经验所有者之间的壁垒,让经验在个体、群体、组织之间流动,从“我”的经验走向“我们”的经验。用“采购”一词,意在强化在经验分享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我可以从这个经验中学到什么?我是否需要在实践中迁移运用这个经验……”基于自身实践作出“是否采用”的价值判断,为后续经验迁移做铺垫。
现场研讨、观摩和交流仍然是目前最常用的经验推介、分享方式。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面对复杂的教育经验,在有限的分享时间内,参与者很难迅速领悟其中的精髓和要义。这也直接导致大多的经验分享仅仅停留在“知道”“了解”层面,获得一些感性的理解和碎片的信息,无法满足“教会他人”经验迁移的实践需求。
因此,经验分享需要目的驱动、价值驱动和冲突驱动。可以研制“经验属性表”(见表1)等支持性工具,使经验更完整地呈现,让分享双方信息充分对称。“经验属性表”类似产品说明书,可以作为经验提炼时的导引单,促进经验聚焦,提升经验的结构性和逻辑性;也可用作经验推介宣传单,提供经验概览,促进经验理解,以便参与者能快速领会经验的核心、要点和创新之处。
表1:“经验属性表”实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经验作为基于特定情境的成功探索具有局限性,虽然在提炼阶段已经作了反思性升华,但在迁移运用之前仍然需要持谨慎态度,避免“以谬传谬”现象的出现。常用的方法是在经验分享的同时伴随经验评估,对其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进行“第三方”或“答辩式”论证,促进经验的完善和优化。
(三)经验迁移:按需择宜,并及时制度化
经验迁移是经验输入方在学习、内化经验后,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是发挥经验价值的重要环节,也是经验接受验证、修正、发展、完善并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经验迁移的难点具体表现为经验分享后缺少行为跟进,往往是“听听很激动,回去一动不动”。那么,是教师不够积极、不够主动吗?分析经验迁移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中的缘故。
由于经验具有样本小、情境性强等特征,更因为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教育经验的推广运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简单模仿。所有的经验都只是备用的“草案”,根据实践情境、具体条件、课程文化的不同,需要做因地制宜的调整和改造,实践并产生新的经验。因此,教育经验迁移的本质不是“抄作业”,而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再创新,需要放弃自己原先习惯的行为,走出心理学所说的“舒适区”,进行刻意的练习,付出深度思考、心智劳动和意志努力,这是一个有难度、带挑战、让人感觉不舒适的过程,人们会对它采取自我防卫性的逃避。
由此,经验迁移体现的是择宜的艺术,不适合规模化推进,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必求多,但求有用。给教师充分的选择空间和权利,倡导选点突破,先做起来,让小行动成就大作为。此外,经验迁移强调“神似”而非“形似”,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样,是努力理解经验的因果结构并用以指导具体的行动,追求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解决学校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经验制度化是经验共享的最后一个环节。经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一旦通过验证,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成功后,学校需要及时考虑将经验制度化。用更准确和概括的语言、文字、模型等对经验进行显性化表征,使其成为能表述、使用和共享的学校课程实践性知识,将其纳入学校课程规划、课程校本化实施纲要等制度性文本,作为一种共识性规范,成为学校教师开展相关工作的行动指南,以防优秀经验流失,保障经验长期、规范运用,直至更好的经验诞生。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教师、学生从经验中受益,实现经验增值最大化。
三、经验共享:多维互动,用理性透视实践
没有思维的参与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经验共享使经验在不同层次之间、不同主体之间多维互动,增加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碰撞和交互,使经验越辩越明,越用越多。
(一)经验提炼的三个层次
具体经验、一般经验和科学经验构成三个连续的经验层次,其内涵指向、基本特征、可迁移性各不相同(见下页表2)。实践中,大多数实践经验仅仅处于具体经验阶段,提炼中努力向一般经验靠拢,但较难达到科学经验水平。
经验提炼层次递进中,理性的审视在其间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教研在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理论素养的研究与指导。
表2:经验提炼中三个层次的特征分析
(二)经验共享的三种对话
1.与自我对话
教师开展经验提炼是一个反躬自省、深度反思的过程,将自身的教学活动或经历作为认知的对象,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通过抽象把握经验的本质,内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与文本对话
经验共享中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展理论学习。经验具有生成性,不是提前设计和安排好的,所以理论依据往往不清晰。加强文献学习能让我们对正在提炼的经验产生洞见,理论的认识功能、解释功能和启发功能可以使经验的普遍意义和本质规律得以凸显。二是付诸文本写作。当把思考呈现在纸上时,那些模糊与抽象的观点会变得清晰和具体,可以看清彼此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更好的想法,写作可以让思维升级。
3.与同伴对话
经验共享中与同伴对话表现为一种群体的建构性反思,通过头脑风暴、观点碰撞,从不同角度促进经验的完善和提升。同伴包括本校教师,也包括他校教师;包括共同创造经验的伙伴,也包括准备迁移经验的伙伴;还包括教研员、高校专家等。与同伴的对话应聚焦问题,强化“内部和外部”不同观点间的争鸣,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等策略规避各自的防卫性习惯,远离空泛和无意义漫谈,在互动中达成共识,把“我”的经验变成“我们”的经验。
(三)经验迁移中的三方提升
1.输出教师:把做好的事情说出来,迭代经验
经验共享中,输出教师的经验迭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自我提炼中迭代,促进经验的内省和固化,实现经验外显化、系统化、理性化和逻辑化;二是在示范他人中迭代,他人的追问和讲授任务都能驱动更透彻的思考;三是在他人迁移中迭代,不同情境中的实践会使经验产生变式和创新,能验证并反哺原来的经验。
2.输入教师:把听到的事情做出来,创生经验
对于经验的学习,最常用的方式是“你讲我听”,结果往往是“浅尝辄止”。有效的经验共享,倡导输入教师“按需择宜”,将听到、学到的事情做出来,开展具身学习,强调行为跟进,在借鉴吸收他人经验精华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情境、条件和需求进行创造性实践,解决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把他人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认知。
3.团队组织:促进学习共同体建设,共享经验
经验共享的过程,是一个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强调教师间的互动沟通和协作互信,有利于推动教师团队或学校组织向“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自我超越”的学习共同体迈进。通过经验共享,将少数人的经验变成多数人的经验、少数学科的做法变成多数学科的做法,从而使改革发生在学校组织层面而非教师个体层面,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第三轮)”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玉华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人民教育》2022年第18期,原题为《优秀教育经验的有效共享和增值》